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强化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推普力度,围绕“以声传情,以语筑梦,服务基层,医心为民”主题,yl6776永利集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组建“峡音润苗·医语同行”推普服务队,奔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0 余个街道和乡村,开展为期 9 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健康生活“普”新篇 守护生命防线
推普服务队走进彭水县汉葭街道、柏杨居民委员会,协助汉葭医院完成 2025 年村级老年人体检,开展“推普+急救知识宣传”主题活动。在公卫医师刘洪志手把手指导下,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村民解释体检流程和相关项目,将“乡音”和普通话融合,讲解肺结核防治、预防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管理知识,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走访了 10 户家庭,针对性地给予基础健康建议和家庭日常用药的注意事项。积极推广普通话,从紧急场景、医患沟通和数字生活适应等方面让村民认识到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彭水县汉葭街道和红军渡广场周边,以《行走苗乡:彭水普通话应用调研》为题,推普服务队开展线上和线下实地调研。
普语助医行 科普守康平
推普服务队联合绍庆街道弹子社区居委会,开展“党课+推普+健康”活动。聆听社区党支部书记郑静以弘扬廉洁精神为题的主题党课,队员表示将廉洁精神根植于心,立志传承并弘扬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随后,服务队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政策和推广普通话的具体内容,通过视听辅助方式,从基础语音训练、基础场景和生活场景等日常对话、文化和社会知识、简单应用文字学习,让老党员们认识到普通话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志愿服务队将急救小课堂搬进村落。取得重庆市红十字会救护员证、护士职业资格证的志愿者,用扎实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从胸外按压、救技术的步骤,手把手帮助参与者准确掌握急救操作的关键要点,并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方面,详细演示了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步骤,手把手帮助参与者准确掌握急救操作的关键要点,并发放健康宣传资料。
语润心田 健康同行
推普服务队去到绍庆街道弹子社区 4 组,面向儿童开展“推普+健康”主题活动。推普服务队将普通话推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指导儿童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语调与语速,纠正发音错误。通过讲述中国神话故事和诵读少儿国学启蒙读物,引导乡村儿童在规范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随后,推普服务队利用膳食宝塔、果蔬模型等实物给儿童讲解每日健康饮食结构,帮助儿童掌握“吃、动、减”的健康“科学密码”。讲解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用口腔模型展示标准圆弧刷牙法,并进行实操演练。以“‘青’听心语,守护‘花’开”为题,讲解了正确应对青春期身心变化的方法。
寻访苗岭振兴故事 指引青春坚定信念
推普服务队带着对基层的憧憬与对奋斗精神的敬仰,开启了与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欧子云书记的深度对话,渴望从乡村振兴的感人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欧书记面对彭水“工程性缺水”与“土地贫瘠”这一制约发展的核心挑战,尤其是喀斯特地貌导致的“水困”难题,他积极推动“溶洞引水”工程,凝聚干群力量,为解决当地用水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普通话推广助力乡村振兴等多方面都付出了大量心血,推动彭水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展现出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欧书记希望,青年大学生要好事做好、实处做事,下定决心做好,力戒空谈,崇尚实干。
寻访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推普服务队在黄家镇举行“寻访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主题研学系列活动。在笔架山烈士陵园,同学们神情肃穆、身姿挺拔,深情凝视着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面对鲜艳夺目的团旗,重温入团誓词。同学们缓缓登上台阶,轻轻将花束敬献于碑座之下。随后,他们绕碑瞻仰,目光追随着碑上的事迹,仿佛能从中探寻到先烈们的英雄足迹。走进重庆红军历史陈列馆先锋社区黄学珍三合院聆听“一张留言条”背后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参观馆内陈列着众多珍贵历史文物和资料,感受到了军民间生死相依、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和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来到“世界苗乡 红色小镇”,走在黄家镇先锋社区红军街,透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留下了鲜明的红色文化印记,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寻访红色记忆。在红军街“黄家镇先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黄家坝新时代红色基因传习所”举行了《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微党课,聆听和学习“红船精神、红军精神、红岩精神”精神内涵。入党积极分子 2024 级卫生信息管理 1 班姜文鑫同学,结合红色主题研学感悟,满怀激情地分享研学心得,王叶强同学带领实践队员齐诵《七律·长征》,让红色基因在他们的血脉中澎湃激荡。
推普护健康 青春暖童心
推普服务队继续跟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下塘村协助开展健康体检,为村民讲解体检流程,帮助填写健康信息表,协助医护人员测量血压、血糖,做好健康数据记录,确保每位村民都能清楚知晓自己的健康状况。
推普服务队在汉葭街道苗都大地幼儿园,组建 3个班级,开展“推普+健康”儿童公益课。利用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和预防医学专业优势,善用讲、学、练方式陪伴学龄前儿童提升普通话使用能力,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扎根在儿童心中,激发儿童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队员利用蔬果实物模型和健康安全类视频讲解营养膳食知识、口腔知识、眼视光知识和安全小贴士等内容,完善幼儿教育服务的基本内容,全方位铸牢其健康成长的“防护墙” 。
语通苗乡破壁垒 医惠农家护安康
推普服务队深入高谷镇兴隆村,持续开展普通话培训和健康促进微课堂。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社会实践团 8 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在高谷镇兴隆村,服务队聚焦推广普通话,围绕健康服务这一核心,面向青少年和中老年群体从健康惠民政策掌握、健康信息获取、健康诊疗和医保报销规定等方面,阐述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对保障村民健康权益的基础作用,并开展具体教学。同时,服务队从“大健康理念”和“体医融合”出发,引导村民做好健康体重管理、营养膳食搭配和常见慢性病防控,引导其树立“早预防、早发现、早管理”的健康管理理念。在鞍子镇罗家坨,服务队通过简洁的问卷和访谈提纲,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细致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村民的普通话听说能力、使用场景、学习意愿及存在的困难,鼓励村民将普通话使用作为提升家庭健康保障能力和融入更广阔发展空间的重要工具,并针对苗寨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科普。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医语同行共绘新篇
彭水县汉葭医院,推普服务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结项仪式。汉葭医院院长洪伟热烈欢迎推普服务队的到来,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层公益类医疗机构的服务现状和基层健康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等方面,指出了基层医者在绘就乡村振兴的健康底色中的“守门人”作用,希望医学生了解社会和民生百态,勇敢奔赴一线,用青春“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基层服务 5 年的优秀校友,公卫医师刘洪志鼓励同学们,在服务中读懂民情,以温度传递医者仁心扎实学识,用专业铸就铠甲;基层需要“下得去”的勇气,更需要“留得住”的智慧,在“小事”中践行医学的真谛。郁山镇公卫科龚威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大量专业人员缺口,希望同学们提升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的综合能力,用实际行动融入社会,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坚持“推普”与“健康”双翼并举,且深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实践模式,为促进民族团结、提升乡村居民健康素养与语言能力、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开辟了有效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