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正在万州交流学习的乌兹别克斯坦医学研修班学员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研习之旅。他们以医学人文视角,零距离触摸三峡移民壮举,亲身体验国家级非遗技艺,在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中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溯移民壮举,悟奉献与坚守
研修班一行首先走进三峡移民纪念馆,这是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为纪念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而建立的综合性场馆。在肃穆的展厅内,学员们通过详实的图文、珍贵的实物与生动的影像,系统回顾了为三峡工程建设而举家迁徙的百万移民史诗。宏伟工程背后个体与家庭的奉献牺牲,以及库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坚韧不拔,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员。学员们表示,这种顾全大局、开拓奋进的精神内核,与医学事业所倡导的奉献与坚守高度契合,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参照。
探秘舌尖非遗,体验烤鱼匠心传承
下午,研修沉浸于烟火气十足的“万州烤鱼”非遗世界。在烤鱼文化长廊,学员们溯源千年长江渔猎文明,了解烤鱼从江边篝火到名扬四海的演变历程,感悟其作为“川菜活化石”的独特地位。随后,在非遗传承人的介绍下,学员们感受了烤鱼关键技艺:从活鱼处理的利落刀工,到秘制调料的精准配比,再到炭火烤制中对温度与时间的精妙把控等。听完大家不由得阵阵赞叹中华美食烹饪过程的精细与讲究。最后,学员们亲尝了融合“麻、辣、鲜、香、嫩”的烤鱼盛宴,味蕾的震撼成为对这场非遗之旅最生动的注解。席间,中乌双方围绕美食与健康话题展开了轻松而深入的交流。
此次融合历史研习与非遗体验的文化之旅,不仅为乌兹别克斯坦医学同仁打开了认知中国的一扇窗,更在共同的文化体验中促进了中乌两国人民心灵的靠近。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三峡移民精神中蕴含的集体奉献与自强不息,以及万州烤鱼所代表的精益求精的匠心传承,与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在人文高度上息息相通。在“一带一路”共筑健康未来的道路上,这份基于理解与共鸣的文化纽带,必将为国际医学合作增添更为深厚而持久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