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下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课程设置及临床课程教学内容研讨会在临床医学系会议室举行,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谭工副校长、教务处处长沈力、医学技术系、临床医学系副主任,医学技术系影像教研室、临床医学系内、外、妇、儿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共16人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合作办学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放射科影像技术组专家骆少明主任莅临会议。会议由医学技术系副主任蔡福玲主持。
首先,医学技术系副主任蔡福玲结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放射技术考试大纲要求,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清理情况进行了汇报,对职业技术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了调整思路。随后,谭校长对专业知识能力归类、课程推导生成机制等以及加强专业与行业对接、专业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加强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调研,以保障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必须、够用,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务处处长沈力组织大家重新学习了学校《课程标准管理实施办法》,指出要做好课程推导,要求课程要为专业服务。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影像技术专家骆少明主任结合临床一线工作实际,对影像技术岗位能力需求总结为:“一个目标”:为临床诊断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信噪比、具备丰富的解剖细节和诊断信息的优质图像;“两种能力”:一是检查环境的驾驭能力,二是检查手段的驾驭能力;“三个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病灶为中心、以诊断为中心;“把握四个环节”即检查准备、影像数据采集、图像后处理及图像传输与打印,骆主任认为,一个优秀的影像技术工作者,既要具备较好的影像技术技能,也需要具备较为丰厚影像诊断能力。最后,影像、内、外、妇、儿各教研室主任结合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思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调整思路。
会议结束,沈处长对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课程课标修订、2016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达成了如下共识:
一是在专业临床课程设置上,整合内、外、妇、儿4门课程为《临床医学概论》一门课程;结合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放射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制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
二是修订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内、外、妇、儿4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三是修订2016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次研讨回的成功召开,为改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临床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专业诊断与改进,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